高考结束后不久,广东省河源市的高中毕业生颜漫青凭借准考证,在广州正佳极地海洋世界享受了门票优惠。
随着全国中高考结束,“准考证经济”正撬动2025年文旅消费热潮。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高考毕业热门旅游指南》显示,高考结束至志愿填报前的“空档期”,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广州正佳文旅集团旗下多个场馆为毕业生提供门票5折优惠。该集团副总裁李鹏表示,虽然门票优惠会在短期内拉低单客收入,但通过吸引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毕业生群体,可以实现“以量补价”,更重要的是,年轻游客热衷分享出游体验,能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公众好感度。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十大景区对毕业生推出“凭准考证免门票”政策,有效期至8月31日。徽黄旅游集团营销总监胡维民表示,虽然景区门票收入有所减少,但可通过消费者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创收。为此,集团还推出了研学课程和非遗体验等丰富产品。
--> |
河南老君山景区同期也推出毕业生免票政策。河南省老君山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周向毅表示,此举重在优化游客结构与长期品牌建设。“现在景区消费趋势整体趋于年轻化,我们希望借助这一政策与年轻人建立持续联系”。
颜漫青告诉记者,刚刚毕业的中学生普遍预算有限,因此,她和闺蜜会主动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整理各地景区针对“凭准考证免门票或享优惠”的活动信息,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目的地。
胡维民透露,根据过往经验,“准考证优惠”政策对客流的带动效果十分显著。李鹏告诉记者,今年政策实施后,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的客流增速明显,其中高中毕业生约占新增客流的25%-30%。
对于颜漫青来说,毕业旅行不仅是一次放松身心的机会,更是拓宽视野、了解文化的过程,因此她更倾向于选择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除了门票优惠,她也希望景区在服务层面给予毕业生更多关照,“相较于价格本身,更贴心的服务能带来情绪上的满足感,让人真正感受到‘被照顾’”。
来自湖北宜昌的高中毕业生陈贤佶,正在计划与同学一同前往杭州、深圳和香港旅行。比起“打卡式”的观光游,这两个年轻人更喜欢在一个地方待久一点,慢慢体验。“在杭州,更想去欣赏西湖等自然景观,在深圳和香港,会更倾向于看看城市建设和人文景观”。
陈贤佶告诉记者,身边的朋友因为“凭准考证享优惠”而去过青岛、北京等地。
他说,门票优惠虽然不会对旅行目的地选择产生决定性影响,但会提高自己在景区内进行二次消费的意愿。
据胡维民观察,毕业生游客群体乐于追求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既注重性价比,又愿意为兴趣和情绪价值付费。约80%的毕业生会以2-3人同行的形式出游,体现出强烈的社交需求,对整体客流的促进效应较强。
去哪儿发布的《2025年毕业旅行报告》显示,为吸引中高考生,多地景区推出凭准考证享受免门票、特惠票等差异化优惠政策,例如青海茶卡盐湖景区,河南隋唐洛阳城、老君山、开封万岁山,西藏林芝风景区、巴松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景区对高考生免票;山东崂山风景区、台儿庄古城景区等景区对中高考生免票。
“毕业旅行本质上是社交活动。”李鹏说,“毕业生们偏好结伴出游,且普遍热衷在社交平台分享出游体验,能够为景区带来正向的口碑传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认为,高考毕业生刚经历高强度学习,亟须旅游释放压力、放松身心,因此文旅产品应提供轻松愉悦的体验;同时,他们怀揣憧憬与不确定性,文化类产品和研学项目能满足其探索与成长需求。
宋昌耀指出,“准考证经济”意义积极,景区为毕业生提供的优惠与体验,可视为行业送给他们的“成人礼”,有助于培养国民旅游习惯并提升年轻人素养。然而,挑战在于门票优惠易引发同质化竞争,企业能否精准把握需求并提供差异化产品成为关键。
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吴若山表示,“准考证经济”是市场新活力的体现,更是观察文旅市场转型的重要窗口,其反映出三大趋势:一是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加速转型,景区更注重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吸引二次消费与建立品牌认同;二是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个性化,05后青年偏好研学游、国潮游等个性鲜明、参与感强的旅行方式;三是旅游下沉市场潜力显现,多地县域旅游和三四线景点迎来流量红利。
吴若山认为,“准考证经济”本质是“成本转移与场景变现”,即门票减免引流,依赖二次消费回补收益。因此,企业需立足长远,构建“体验-产品-服务”体系:体验设计上要契合年轻人兴趣,运用AI、VR等技术打造沉浸互动产品;产品内容上应强化社交属性,开发适合打卡分享的场景;服务层面需提升增值体验,如联合商家推出航拍、研学等项目,推动景区由“吸引人”向“留住人”转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回购+自购,真金白银进场护盘近期A/H两地股市表现不佳,对于股市何时触底,没有人知道,但近期无论是上市公司本...
-
“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记:多幸运我有“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记:多幸运我有个“我们”题:“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
-
“宁王”大跌40%!“聪明钱”爆买20亿本周,A股一度大幅调整,成交量屡创年内新低。北上资金先抑后扬,前半周随市场波动而...
-
“准考证经济”带动文旅消费热
2025-06-21 07:11
-
见证历史!重磅来了,就在6月22日!
2025-06-21 06:21
-
至正股份拟收购AAMI99.97%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025-06-21 06:11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为衣做架,“挂”出来
2025-06-21 05:56
-
美股异动第一财季业绩好于预期车美仕KMX.US涨超6
2025-06-21 03:03
-
《红楼梦》首部直译土耳其语本亮相北京图博会,译者吉来
2025-06-21 02:56
-
引领东方美学趋势东风猛士M-HUNTER狩猎者荣膺红
2025-06-21 00:45
-
历时五年,四校协同,《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成果出
2025-06-21 00:15
-
“益企”暖风护航经济“毛细血管”——近期一揽子支持中
2025-06-20 23:51
-
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探索钢铁生产的AI新路径
2025-06-20 22:54
-
ST中地:拟现金转让房地产业务资产的交易正在推进中
2025-06-20 19:56
-
特斯拉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落户上海临港
2025-06-20 19:10
-
最高奖金10万元!临港新片区全球征集“未来之城”形象
2025-06-20 18:27
-
茅台1935独家冠名“2025中国影视之夜”在上海举
2025-06-20 16:19
-
业内人士称低空经济人才缺口超百万2000架无人机表演
2025-06-20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