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新添公水联运“绿色通道”

2025-08-24 12:48 来源: 新华网亚太时报网   阅读量:17670   

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半挂车经崇左港联运出口越南

中国—东盟跨境物流新添公水联运“绿色通道”

8月18日10时,36台来自广东东莞的中集灯塔半挂车稳稳停靠在崇左港中心港区濑湍作业区码头。龙门吊精准将半挂车从货船吊至货台,随即装上等候的新能源重卡——这批国内首批经新公水联运通道出口东盟的大型机械设备,当日跨越边境,直达越南。这无缝对接的运输场景,标志着中国—东盟间新添一条公水联运“绿色通道”,使大型机械设备出口物流成本相较传统公路运输直降20%,为中国企业出海注入强劲竞争力。

崇左港所处的西江水系,是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的“国际黄金水道”。近年来,广西持续攻坚左江航道升级工程,让这条黄金水道真正具备了“直达效应”。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出口东盟的大型机械设备,无需多次中转,可直抵崇左港。

“从东莞到越南,10天‘水路+公路’接力,比全公路运输省了不少成本。”崇左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香指着作业区里忙碌的场景介绍,这批半挂车8月8日从东莞码头启程,沿西江水系一路西行进入崇左港,8月18日由新能源重卡转运至友谊关口岸出口,首次实现“船到港、车接货、直达关”全程无缝衔接。

成本的“减法”里藏着竞争力的“加法”。李艳香算好这笔明白账:以往一组4台半挂车从粤港澳大湾区经陆路运至友谊关口岸,物流成本约6000元;如今走公水联运,每组费用直降1200元,降幅达20%。

这一通道的打通,恰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RCEP生效后,东盟国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激增,半挂车等物流装备需求跟着往上走。”中集灯塔西南营销服务总公司总裁张雄坦言,企业此前常为大型设备出口的物流成本犯愁,而崇左“沿边又沿江”的双重优势,让公水联运有了天然土壤——水运的低成本与公路的灵活性在此深度融合,为“中国制造”出口东盟铺就了“低成本快车道”。当天,崇左市城建集团与中集灯塔半挂车业务集团签订公水联运合作协议,双方都看好这条通道的“成长潜力”;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向崇左市城建集团交付137辆新能源重卡,它们将成为这条通道公路段的“主力军”。

“这条通道不只是‘运输线’,更是‘融合线’。”崇左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陶仁启的话点明其深层意义——它正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既为区域性物流枢纽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样本,更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