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上午,全省见义勇为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总结了近年来全省见义勇为工作的情况,对推动新时代全省见义勇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
许多人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广东,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普通人挺身而出、帮扶他人的暖闻——
广东镇干部钟威在熊熊烈火中,徒手掰开车门,为被困者抢出“生命通道”;卢军、夏雷、崔志愿在工地直面持刀歹徒,挺身而出合力制服凶徒;肇庆退役军人罗振华带着儿子,在鼎湖山突发山洪时英勇救人;村干部刘名芳在雨夜巡查时,发现山体滑坡征兆,救下57人;东莞市热心街坊李春久、冯国林等8人危急时刻冲进被大水淹没的隧道,接力救援被困司机……
这些平凡的英雄,为何在南粤大地不断涌现?
从个体义举望向身后,我们看到的是岭南文化中深厚的侠义传统在当代延续,是“会救、敢救、善救”社会应急能力的稳步提升,更是一套日趋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在为善行托底。
岭南水土,自古滋养着一份侠义情怀。从历史深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文化,到商贸往来中沉淀的“重信守义、互助共赢”民间传统;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凛然正气,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舍生取义——敢担当、重仁义的文化基因,早已深植于这方土地。
“每个广东人小时候可能都有一个侠客梦。”钟威在会上分享道,“佛山无影脚,一切为民好。这种文化认同让广东人在他人危难之际,本能地选择挺身而出。”
许多见义勇为者事后坦言,当时“没多想,只是出于本能”。这份本能,正是岭南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是内化于心的价值选择。
敢于担当的底色背后,离不开能力支撑。观察这些义举,见义勇为者往往有共同的特点:他们或是接受过应急培训的基层党员干部,或是经过部队训练的退役军人,或是掌握一定应急知识的普通群众。这清晰表明,“会救、敢救、善救”的社会应急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正如钟威所说:“日常接受的应急培训,让我有知识、有能力去应对突发事件。”村干部刘名芳也提到,通过三防培训,自己学会了识别山体滑坡的前兆。这些能力的背后,是广东多年来扎实推进应急知识普及与基层培训的成果,为关键时刻的科学施救奠定了坚实基础。
“敢救”背后,更是广东日趋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托底。广东省通过修订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在认定、激励、保障等环节建立起更完善的机制,从制度层面给予见义勇为者强有力的支持,让他们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广东还设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并通过“广东好人”评选机制,使“好人文化”从民间自发上升为制度化的价值引导。“好人好报、德者有得”正在成为社会现实。
广东不断涌现的见义勇为事迹,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当每个普通人都能在文化中汲取勇气、在培训中获得能力、在制度中感受到支撑,“挺身而出”便会从少数人的“选择”,变成多数人的“本能”。当无数善良底色的凡人,微光成炬,也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向善、涵养文明新风的磅礴力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回购+自购,真金白银进场护盘近期A/H两地股市表现不佳,对于股市何时触底,没有人知道,但近期无论是上市公司本...
-
“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记:多幸运我有“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记:多幸运我有个“我们”题:“90后”海归村干部抗疫日...
-
“宁王”大跌40%!“聪明钱”爆买20亿本周,A股一度大幅调整,成交量屡创年内新低。北上资金先抑后扬,前半周随市场波动而...
-
凡人义举,为何在南粤大地不断涌现?|羊晚政见
2025-09-20 12:43
-
网络安全宣传周,广东“有料”!
2025-09-20 12:11
-
震惊全网!一女子在贴身卫生巾里藏674.7克黄金入境
2025-09-20 11:50
-
“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媒体+”对民族地区特别重要
2025-09-20 11:22
-
大湾区“合体”搞AI?广东这一招绝了!
2025-09-20 11:07
-
2025凯度BrandZ中国百强品牌总价值突破1.2
2025-09-20 10:27
-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四部门详解扩大服务
2025-09-20 10:13
-
养老“新支柱”扩面增效遇堵点相关部门探索“默认投资”
2025-09-20 09:44
-
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
2025-09-20 09:24
-
藏粤直流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0 08:34
-
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2025-09-20 07:59
-
“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深入各地发力点各有侧重
2025-09-20 07:39
-
聚合智能融合发展成新能源产业壮大关键路径
2025-09-20 07:14
-
碳酸锂产业链供需格局改善
2025-09-20 06:44
-
国资央企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2025-09-20 06:19